首頁嶺南畫派陳蘊化作品欣賞藝術空間課程聯絡

 


文房四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這四種物件,號稱為「文房四寶」,因為這是中國讀書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具。

 

中國的書法與繪畫,都具有特殊的風貌,近些年來,在國際間普遍風行,並成為很時髦的話題;而從事於書畫藝術的工作者,都必須借重於筆、墨、紙、硯。這四樣工具,因為唯有藉著它們的特性,才能展現中國書法與繪畫之美,因此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也就備受重視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事書畫藝術的工作者,對工具的選擇,當然是非常重視的。歷史上的唐、宋兩代,文風鼎盛,當時的名家所製造的「文房四寶」精品,如唐代的諸葛筆、端溪硯;五代的李廷珪墨、澄心堂紙等,在歷史上都聲譽卓著,被後世的文人稱道不已。由於「文房四寶」的品質精良,對書畫藝術有直接的貢獻。宋代因為印刷術的推廣,紙、墨大量生產,而傑出的書畫藝術家也最多,他們的作品流傳於世;又有許多版本圖書一直保存至今,紙質、墨色都能歷經千年而不變,證明其品質的優越性。

 

 



宣紙由原產地安徽宣城而得名,有耐久不變質的特性

 

- 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西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現了麻制的紙,但很糙。東漢蔡倫采用多種原料和改進制紙方法,使紙的質量和產量都大為提高。由於紙的廣泛使用,晉安帝纔下令廢除了自古沿用下來的竹木簡,把歷史推進到全面用紙的代。唐代的造紙業非常發達,宣州出宣紙,江西臨川出薄滑紙,揚州出六合箋,廣州出竹箋等,都是上等品。宣紙產自宣州府(今安徽涇縣),自唐以來,歷代相沿。起初用青檀樹皮制紙,後逐漸擴大到用堵、桑、竹、麻等十幾種原料。宣紙的特點是:質地綿韌,紋理美觀,潔白細密,經久不壞,並善於表現筆墨的濃淡潤濕,變化無窮。古代詩人謄為:“滑如春冰密如繭”,並被稱作“紙中之王”和”紙壽千年”。宣紙的品種多達五六十種,分為生宣和熟宣。生宣書畫皆宜,生宣上礬後即為熟宣,因著水不洇,經得多次皴染,適宜於畫工筆重彩。因宣紙價格較貴,學習書法可不用宣紙。

用價錢便宜的毛邊紙和連史紙即可。  

 

關於宣紙的種類名稱,分列如下:

單宣:一種紙質薄、紙色白的宣紙,稱單層宣紙。

夾宣:雙層的叫夾,是以二張宣紙疊成的厚紙,又稱雙層宣紙。

 

三層紙:三張疊成的宣紙。

煮硾箋:以木棰搥打後,紙面會發出光澤的一種厚宣紙。現在改用滾筒器,

光澤較差。

玉版箋:紙質比煮硾箋好,是厚紙中的上品。由於手工精煮硾磨出的紙面煮硾觸感光滑。

冷金宣紙:這種宣紙的顏色,為皇家人士所喜愛。紙質較硬,紙面鋪有金箔、銀箔或金粉、銀粉,外觀相當美。亦稱金箋紙。

豆腐牋:也是種加工過的宣紙。紙質不易吸收墨。  

雲母牋:這種宣紙,紙底像有雲母斷面及砂子閃爍的光澤。紙質有易吸收和不易吸收墨二種。

仿古箋:紙料染成淡棕色的宣紙,而色度較深的,稱深色仿古箋

 

單宣、 夾宣、三層紙等等。分4尺、5尺、6尺等等。中國臺灣製造

 

紙、美濃紙等等分4尺、5尺、6尺等等。韓國製造

 

紙、美濃紙等等分4尺、5尺、6尺等等。

日本製造

 



 

毛筆,據說是秦始皇的大將蒙恬創制的,當然,這隻是傳說罷了。實際上,在湖南長沙楚墓中就曾出土過戰國時期的毛筆,為竹杆、兔毫,並有筆套。湖北荊州鳳凰山漢墓曾出土幾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寶,其中除了以簡代紙外,筆、墨、硯均全,筆也是竹管獸毛所制,並有一個中間開口的筆套。這是西漢文帝時的產物。有人說,西周時期即已用筆。毛筆的筆杆一般用竹管制,講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像牙或金銀制的,那就是工藝美術品了。筆頭所用獸毫分為柔(軟)健(硬)兩類,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則用兔脊毛和黃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雜在一起稱為兼毫。筆頭制作是中間一簇長毫稱為鋒,即筆尖;四周包著稍短的毫稱為副毫。好的毛筆具有尖、齊、圓、健四大優點。尖,指筆鋒如針;齊,指筆毫齊嶄;圓,指筆頭吸水飽圓;健,指富有彈性,毛筆的型號有多種,寫多大的字就用與之相適應的筆,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寫大字,都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產毛筆的地區,唐代至宋代,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產紫毫(老紫兔毫)筆,為無上佳品,其價如金。明清時期,為浙江湖州善璉鎮所產的選料嚴格、制作精良的湖筆所取代,並且相沿至今

國畫專用筆

 

山馬: 以山馬毫,狸毫,牛耳毫為主要原料.筆性硬而有彈性,或聚或散,應用自如.所繪線條風格獨具,為嶺南派潑墨山水不可或缺之聖品.

 

長流: 分大,,小三號.以最上等白尖鋒羊毫為表,內襯以精選牛耳毫,是最經濟實惠之間毫筆.筆幸靈活,渾厚,剛柔並濟,耐用;宜書寫顏,,篆體,有骨有肉;並為花鳥,山水畫之上品.

 

蘭竹: 以冬豹狼毫為主要原料,筆腰配有少許牛耳毫,狸毫,山豬背之黑尖鋒,鹿毫及白豹毫.筆性勁爽又不失其厚,剛柔並濟且耐用;最適於山水,蘭竹,並極宜書寫各體硬筆書法.

 


山馬


 

 

 

 


山馬    豹狼毫


 

 

 

 


羊毫    兼毫


 

 

 

 


底紋筆


 

 

 

 


平塗筆


 

 

  

 


 


 

墨的出現很早,《述在書法纂》上說: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說是黑土,可能是指黑色一類礦物質,或礦物顏料,那麼甲骨文上的黑色字,倒出現得更早。說是煤煙所成,卻是西漢以後的事。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墨是顆粒狀的,磨時放在凹形硯池上,用一個扁圓形的研石,壓在墨顆粒上加水磨細或磨成粉末後加水使用。後代的墨確是煤煙所成,其原料不同,可分為油煙墨、漆煙墨、松煙墨,分別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燒的煙炱,加黃明膠和麝95、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時易州的墨和剡縣的紙很有名。五代時,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亂到江南,改進易州制墨方法,制成新安95。新安即徽州,這就是徽墨的源頭。直到明清時,徽州制墨業更有發展,以胡開文所制為最有名。徽墨的特點是: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95味濃郁,豐肌膩理。並在墨面雕刻山水人物,墨錠制成各種藝術形態及施以五彩,嵌在錦匣當中,延續至今,歷久不衰,是我國高檔工藝美術品之一。為了方便,目前一般書畫都采用墨汁,以一得閣和曹素功所產為佳,但講究用墨的人仍采用研磨徽墨的辦法,創作書畫。

 

 

墨條:松煙、油煙、漆煙、氣煙,及各種花墨、徽墨、吳竹、開明、玄林墨汁。

 

 

 



 

硯,在西漢時期即已使用,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端硯產於廣東端州(肇慶市)東郊端溪,唐代就極出名,李賀有詩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贊石工攀登高處鑿取紫色岩石來制硯。端硯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石質細膩、堅實、幼嫩、滋潤,捫之若嬰兒之膚,。溫潤如玉,磨之無聲,發墨光潤。石上且有鴝鵒眼等自然紋理,歙硯產於徽州,徽州是府治,歙縣是縣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硯與徽墨乃是文房四寶中同產一地的姐妹。歙硯的特點,據《洞天清祿集》說:細潤如玉,發墨如饑油,並無聲,久用不退鋒。或有隱隱白紋成山水、星鬥、雲月異像。端硯資源缺乏,名貴者已不多;歙縣地處黃山之陽,取材廣泛,近年仍有鏤刻工極細之藝術大硯出產。洮河硯之石材產於甘肅臨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極難。澄泥硯產於山西絳州,不是石硯,而是用絹袋沉到汾河裡,一年後取出,袋裡裝滿細泥沙,用來制硯。另有魯硯,產於山東;盤谷硯,產於河南;羅紋硯,產於江西。一般說,凡石質細密,能保持濕潤,磨墨無聲,發墨光潤的,都是較好的硯臺

 

 

 

 

硯台:螺溪石、三~十二吋、圓硯、方硯、自然型、端硯、歙硯、羅紋硯、銅盒

 

 

 


印章與刻印


 

 

 


國畫顏料


 

花青、胭脂、洋紅、硃票、赭石、藤黃等等。


石青、石綠、翠綠、銀朱、硃砂、鉛粉等等。


 

 

 


其他顏料


WN顏料、西德鵝牌、日木透明水彩等等。

 

Acrylic color :Lemon yellow, Crimson, Orange, Emerald green, light green oxide,

Cerulean blue, Prussian blue, Cobalt blue, Burnt sienna, White, Cadmium red

Water Colour: Crimson lake, Prussian blue, Vermilion.

 

Poster colour

Lemon yellow, Orange,

Emerald green. Yellow,

Prussian blue, white.

Cobalt Violet, Cerulean blue

 

 


畫晝用具


其他畫晝用具:文鎮、筆洗、筆架、水盂、梅花盤、筆簾、五層組、

小碟子、磨碗、水滴、磨墨機等等。

 




 

 
 
 
 

 

             

 

语言

  首页

 

陈蕴化

  彩墨画课程

 

作品欣赏

 

艺术空间

 

岭南新秀

 

 

 

   

   

 

 

首页

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的渊源

 

画家简介     画展消息

蕴化文选     评文摘录

近作

 

国画课程

函授课程

 
 

造境篇

缀锦篇

画外篇

悠然篇

 

情云篇 

戏墨篇

小品篇

 

梦荷篇

野趣篇

书道篇

 

画家艺术空间

艺术贺卡

 

主办画展

场地租赁

主办讲座

 

作品欣赏

画展花絮

 

 
 

联络  contacts :  harmonyartspace@shaw.ca       博客  Blog : apps.jamestan.com/blog

© 2013 JamesT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James Tan